首页关于融通公司动态
陈晓生:期待“三个合适”梦想成真
发布日期:2011-04-18    来源:中国证券报

记者  方红群

新基金拼命发,总规模不见长,基金业这几年确实过得很辛苦。我们现在下大力气想从专户方面进行突破,摸索出一条新路,即用合适的投资方法,做好一个合适的产品,为合适的客户创造良好的回报,改变投资者"赎旧买新"的现状,实现产品规模持续稳健增长。不久前被任命为融通基金专户投资总监的陈晓生,谈起公司的发展规划,踌躇满志之余倍感责任重大。

公司首只一对多产品被命名为战略1并由他掌舵。在公募产品里暂时无法实现的,在专户里或许可以得到突破陈晓生说,这只产品寄托着他实现三个合适的梦想,倘若条件都能达到,他管理日兴黄河QFII模拟组合时的辉煌将有望在专户产品上得到延续,并藉此找到实现规模持续稳健增长之路。

透明投资住客户

20107月,时任融通基金动力先锋等基金基金经理的陈晓生,在英国接受培训时发现,在英国,独立的第三方理财顾问受雇于客户,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组合建议,因而基金产品之间的差异能够很好地被识别和利用。但在中国,由于独立理财顾问缺失,客户识别能力有限,基金产品的差异性对客户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,大多数客户对基金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,那就是业绩。

他敏锐地意识到,对基金产品的特性不了解,导致投资者与产品之间缺少黏性总是赌谁能跑在前面,一旦短期表现不好,很快就会赎回老基金,再买其他基金。最终的结果就是,虽然基金公司发了很多新产品,但投资者只是把资产从业绩未达到预期的产品转移到其他产品上,基金业的总体规模并未增大。

  要打破规模瓶颈,除了做好业绩,还有一个重要条件,即透明度。也就是说,要让客户知道你的风格,知道你是怎么挣钱的,在什么情况下会挣钱,什么市场环境下会赔钱。陈晓生认为,只有这样,客户才可能合理地选择投资工具,理性投资。

  2005年到2007年管理日兴黄河QFII模拟组合的经历,让他对透明投资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悟。陈晓生回忆说,“5·30”之前,题材股涨得好,而他选择的基本面、成长性都不错的股票却不怎么涨,所以组合业绩不好。当时,这只QFII的大客户到中国访问,陈晓生向他们做路演时,很郁闷地向他们道歉。但是,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日本客户代表的第一句话是假如你现在的业绩非常好,我们一回去就把你的基金赎掉

  陈晓生对此非常感慨。他认为,正是客户对他的投资理念和产品风格的了解和认同,让他们能够忍受产品净值的短期下跌。而最终的结果是,陈晓生对既定风格和策略的坚持,为客户创造了丰厚的回报。我想做的就是,用合适的投资方法,做好一个合适的产品,为合适的客户创造好的回报。陈晓生说,他希望未来在管理战略1时,与客户也能达到日兴QFII组合那样的和谐状态。

  结合时代的背景,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投资方法,这个方法要与投资经理的性格、长项相匹配。另外,客户也必须是能充分了解和认同产品风格。他进一步解释说,只有这样,才可能使客户与产品之间有黏性。比如,战略1采用战略投资策略,适合做中长期投资的投资者。明白这一点,客户才更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卖出基金,什么时候该买入,而不是净值一跌就恐慌出逃。

  公募客户太多,现在没办法通过一一沟通来实现"三个合适"。但是专户有这个可能。所以,我们尝试从专户方面进行突破。这种尝试如果成功,对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就是双赢。

看准能忍 牵住大

 回顾十六年的投资生涯,陈晓生总结自己的特点是:在分析问题上,前瞻性和战略性更突出一点;在思考问题和决策模式上,想得比较透彻之后才会做决定,会从社会变迁、宏观经济、产业逻辑等方面细致考察后再行动;性格方面,能等能忍。

正是这些特点,让他在过去的投资中,牵住了许多大牛股。如中信证券,我们在3元多就开始参与,后来持有到98元才卖。沪东重机(现名中国船舶)7元买入,一直拿到接近400元才卖。这些股票当时很多人也看好,但是都没能坚守住。

陈晓生说,投资有三种模式,第一种是战略投资。这种投资模式不看PEPB,也不那么重视EPS,看重的是产业前景和公司价值。如果选对了,能挣5倍甚至10倍的钱。第二种模式是成长性投资,要看PEG,看准了也能挣几倍的钱。第三种投资是价值投资,PEPB的估值区间看对了,股价能有百分之几十的上涨空间,赚的是估值修复的钱。未来他的目标就是把第一种模式用好。

  根据自己的特点集中投资成为陈晓生的选择。我可能会只选择10只股票,在政策允许的时候,甚至可能只选5只股票。根据我的经验,一个投资经理精力再旺盛,能够深入跟踪2030只股票就很厉害了。如果我只买5只股票,每个月去调研一趟都没问题,可以跟得很紧。

  考虑到集中投资的风险,陈晓生设计了多重风险管理手段。比如,在选股时,考察清算价值,看公司的隐形资产,看股权激励价格,看大股东定向增发的价格,以此衡量股票的安全边际;所选股票中,会保证部分股票是股价稳定增长型,以增强组合业绩的稳定性;采用恒定比例管理,把短期内涨幅过高的股票卖出一部分,及时锁定收益。不过,他认为,这只是细节,要真正控制下行风险,还必须从更宏观的角度,对产业、行业、公司进行多层次分析。

  以锂电池板块为例,未来石油会越来越少,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中国的必然选择。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趋势向好。选中了行业,投资怎样的公司能赚钱?最上游的提供原材料的锂电池公司。逻辑在于:一旦新能源汽车行业扩张,对锂电池的需求会膨胀,锂电池生产厂商可以提价。此外,如果这个公司有很好的历史底蕴,就更值得看好。

  说到这里,陈晓生又一次强调,投资经理的风格与产品风格一致还不足以牢牢锁定牛股,必须找到善于相马的伯乐——合适的客户。因为是战略投资,我们判断所选的股票三到五年内能涨3倍、5倍甚至10倍,但是,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大幅下跌,与大盘的变化也可能不同步。所以,我们希望找到适合这种投资模式的投资者,与我们一起"牵住"大牛。

不囿眼前 参透未来

 合适二字在采访中多次被陈晓生提及。这一次,他指的是,公募基金产品和专户产品都应该顺时而生,适应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环境。比如"战略1",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推出。它的投资模式也并不永远都有优势。在2007年五、六千点时是推不了这样的产品的,因为选不到符合战略投资策略的股票。只有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,才能用这样的投资模式。

陈晓生认为,这两年,中国经济和股市的大变化正在发生,内核上的变化甚至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来看都相当关键——经济已经开始从重化工业逐步转向消费服务、科技创新,股市中的重化工传统行业,逐步从成长性行业转向价值性行业,从战略性资产变成配置性资产,而消费服务、科技创新相关的产业,逐步从波段性资产变成战略性资产。

  他认为,这种变化将继续,未来十年的中国与过去十年的中国,至少会有五大方面的不同。而战略投资的机会,正孕育在这些变化之中。

  第一个重要变化是经济增长。在重化工业阶段,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,传统行业是主要的推动力。但未来十年,消费服务、科技创新为首的新兴行业,无论是在实体经济还是在股市中,占比都将逐步上升。新兴行业股价涨高了也会跌,但跌完以后还会再创新高,这是个大趋势,所以它们应成为战略型资产,作为底仓长期配置。

  第二个重要的变化是收入分配体制。重化工业阶段,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源和资本,但未来十年,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将是人和机制。劳动报酬会逐步上升,中低端人群的收入水平提高速度会更快,这会对CPI、对消费产生较大影响。

  第三个不同是,未来十年将是民营企业的春天。因为未来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和机制,而民营机制更灵活,更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、留住人才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未来十年做投资,必须重视民营企业。

  第四个重要的变化是,过去十年中国的消费服务业,主要是挣有钱人的钱,但未来十年,可能会偏重挣大众消费者的钱。因为未来十年会是老百姓的工资收入提高最快的十年,这些人的消费弹性很大,消费习惯也会因此有所改变。投资上,大众化的消费品和大众化的服务,可能会是最佳选择。

最后一个变化趋势是,科技竞争已经逐渐进入模式与内容决定胜负的阶段,苹果手机的风靡即是印证。在这个阶段,中国的公司因为更熟悉本土文化和消费习惯,开始有超越国际厂商的机会。比如中国企业能推出QQ,但是外国企业就难以开发出可以与之竞争的类似产品。所以,未来十年可以更多关注中国的科技股。

投资需要与时俱进,还要求我们能看清未来的大方向、大趋势,跑在时间前面。陈晓生相信,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,战略投资的优势将充分体现。他热切期待预想中的多个合适都能顺利满足,并且希望看到这只产品能为破解规模困局带来惊喜。

(全文完)